2013年高三到了关键的最后二个月,理科学生目前有两个关键学科,第一是理科综合、第二是数学。在高三有句名言“成也理综,败也理综”,高考中理综成绩低的几十份,高的接近300分,差距有天壤之别。在理综上一些训练的方法和思路奉献给各位家长,供各位高三家长参考。
首先吐嘈一下学校里目前的做法,在学校里对老师的考查是分科进行的,即使到一模二模考试,理综里的三科成绩也是分别列出的,哪科成绩好一目了然。考不好的科目不光要挨批,还要涉及到老师自身的晋级,评职称,评先树优。在理综考试中,若理、化、生中某一科考的特出色,就更显出了另二科老师的无能,更何况在理综考试有限时间内全部写完是不太现实的,学生完成哪部分题目是有倾向性的,这必然造成了理、化、生三科老师的不齐心。各位老师都想把自己的学科搞的好一些,忙于搞自己的单科训练,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,在理综下的功夫就小。这个问题学校是知道的,所以每个学校通用的做法是,每周安排一次理综练习,要求三科老师全批全改,这又明显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,使老师们疲于应付。在许多学校也基本上是流于形式,大家还是各干各的。其次,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,既要完成理化生单科作业,又要完成理综的试卷,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,无法形成对理综试题的整体部署和有效的时间安排,无法提高做题效率和提升准确度。建议学校把三科老师捆绑起来,综合考评,把最后两个月的力量全部用在理综上。
在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三个单科基本过关的前提下,理科综合的综合训练显得尤为重要。三科合在一起训练,一是训练速度,二是训练准确度,三是训练时间的分配。学生做理综试卷首要问题是做题的时间分配问题,由于高考是选拨性考试,理综又是区别学生成绩最重要的一个学科,所以理科综合试题的题量是比较大的,难度也是非常大的,导致大多数学生在二个半小时内是无法完成整份试卷的。只有合在一起训练,才能充分调整好试卷的时间分配,在特定时间内把能够拿到的分数全部拿到,不至于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试题没有完成的遗憾。
在临近高考的两个月(四月和五月)学生应以训练理科综合为主,建议每周应训练5-6份理综试卷,总共训练45-50份理综试卷,只有这样才能把理化生各科的原有能力发挥出来。一般练到20份理综以后,学生才会有感觉,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时间,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好、做对。若训练的次少,学生时间分配是不合理的,考试结束后,会留有遗憾,感觉自己会做的题目没有时间来完成。
完成理综试卷时,必须要求要定时完成。三科老师及时给学生批改,批改完成后三科老师及时集中进行讲评。讲评完成后,针对学生哪部分知识有欠缺、哪个方法没掌握好,再进行专项突破,对出错多的题目及时进行纠错练习。由于有批改,对学生是个督促作用,老师也能掌握学生出现的问题,讲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。各位家长想下,如果老师这样做,二个月做下来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产生质的飞跃。如果老师坚持这样处理理综,在最后两个月的冲刺中,可以收到奇效。
这是在理科综合训练中的一些做法,供各位家长参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