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记者 蔡亚辉 通讯员何立民)奥数,本来是一种开发智力的学习方式,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成了一条通往名校的新的“独木桥”。然而自有关部门取消了奥数竞赛,并规定小学毕业考试中不能有奥数题后,奥数呈现降温趋势,但是否就此放弃却成了摆在家长们面前的难题。 放弃还是继续成难题 “有37筐水果,由5辆黄鱼车装运,要求每辆车上装偶数筐,你想一想是否可能?” “有一根团成一团的毛线,拿剪刀任意剪一刀,假设剪出偶数个断口。问:这根毛线被分成的线段是奇数还是偶数?”近日,东湖花园的钱先生被儿子做的两道奥数题难倒了。 钱先生的儿子今年读六年级,为让孩子上个好中学,四年级开始钱先生就给孩子报了奥数班。但他发现有些题目实在太难,而且即使会做了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,孩子经常对着题目冥思苦想,钱先生有些于心不忍,可现在放弃,就等于前功尽弃。像钱先生这样,为升学让孩子学奥数的家长依然不在少数。 “奥数热”连年降温 面对奥数这根“鸡肋”,一些开明的家长主张孩子自主学习。程女士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,在奥数班学习一段时间后,她发现孩子对奥数的兴趣很淡,但她并没有责怪女儿。毕竟孩子还小,勉强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。 “奥数热”渐渐开始降温,下应街道东南小学竺校长深有感触。今年3月初,这个学校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奥数题,训练思维和解题能力,可目前为止参加学生仅20多人。宋诏桥小学数学教师郁老师说,五六年前,她还经常听班上的孩子谈论奥数,身边不少朋友也向她咨询孩子要不要学奥数,但近年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。 奥数并非适合每个孩子 区教育局普教科杜老师说,奥数之所以会“热乎”一时,和择校有很大关系,有些热门学校在招生考试中会出些奥数的题目,家长迫不得已只能让孩子学。虽然现在学奥数的学生少了,但有些家长还是为孩子报了社会机构办的奥数班。 杜老师认为,学习奥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定帮助,但奥数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好的,学不学还是要看小孩的实际情况,一般的学生还是要以学好基础数学为主。
|